孟子有这么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所以在阅读《史记》之前,应该要好好了解一下司马迁这个人的一生,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以及《史记》这本书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后世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此之高,乃至于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中的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以及《报任少卿书》这封信来回答上面这些问题。下面我简单讲一下我从这两篇文章中了解到的司马迁以及一些我个人的感受,但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加之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些观点可能有失偏颇,大家看看就好。同时为了避免产生争议,以下内容我都会附上原文,如果觉得我的理解有偏差,大家也可自行阅读理解。
他的家族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闲,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这里指出司马迁的祖先从五帝时期就开始掌管天文、地理,到了周朝便开始掌管周史,到了周惠王、襄王统治时期,司马氏的族人分散到卫、赵、秦这三个国家,而来到秦国的叫做司马错,历代也都有担任官职,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谈担任太史一职,这正是司马迁的父亲。
他受到怎样的教育?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司马谈有一个儿子叫做司马迁,他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过着耕种畜牧的生活,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就开始游历四方,曾经去看过孔子的遗风,走过了很多地方,最后回朝廷当一名郎中。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神童(比如苏轼、司马光等等),大多都是从三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相比之下司马迁从十岁才开始学习,感觉是不是有点晚了,但是据考究这个「诵」字指的并不是学习朗读这么简单,而是指的是「背诵」,那这么看来还是非常厉害了,至少大部分现代人是做不到吧。
二十岁便游历四方,游历对一个人增长见识有很大的帮助,司马迁的这段经历,也对他后来写《史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在这里说一个题外话,那个时候的书籍还是用竹简写的,我从网上得知一本百万字的书籍差不多有一百公斤,而且那个时候由于焚书坑儒,很多先秦史籍被消失了,只剩下少部分书籍隐藏在民间。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时候的古人要读书其实挺困难,好在司马迁是生在书香世家,还是个官二代,自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可惜一般人想要读这些书就只能靠借,而且因为太重,一次只能借一小部分,从这里也看出,我们现代人常说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说回原文这段话,从这段话里面得知,司马谈是从小就重点栽培司马迁的,虽然这里没有提到,但实际上司马迁的老师是董仲舒,可谓是名师出高徒了。下面我们也会提到,司马谈早就想要写《史记》这本书,但他也知道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完成这部巨作的,所以他要培养一个接班人,也就是他的儿子,他希望他儿子子承父业完成他毕生的心愿。我们常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望是没有用的,也永远望不到头,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教子成龙、以身作则,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凭什么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做到?所以身为父母,应该要懂得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我最喜欢的两号人物,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苏轼,而他们的父亲恰恰就是教子成龙这一类。
他为什么要写史记?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闲。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司马谈认为从孔子写作《春秋》之后的四百余年,由于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子的修史传统。他认为自己应当担任起这个职责,写一部体系完整的史书,只可惜他只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就因为汉武帝赴泰山举行封禅典礼之事,却没有带上身为史官的他,结果因此积怨而终。
司马谈临终前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祖先历代掌管历史,远在虞夏的时候就已经显扬功名,但是后世逐渐衰落,难道今天就要断绝在我手上吗?等我死了以后,你一定会当上太史,记住要继续完成《史记》这本书,接续祖先的事业!”。而司马迁回答:“儿子虽然愚笨,但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
从上文我们得知,《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两父子倾注毕生心血,这是他们作为史官的责任,必须要把历史传承下去,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
上文有一句话我想重点讲一下: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这里讲了孝的几种层次,我的理解就是:如果你养育父母,这是第一层次;如果你当官,那是第二层次;如果你扬名于后世,让后世的人仍然知道你的风光伟绩,因此知道你的父母教出这么伟大的一个孩子,那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我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暂且不谈,但是我在阅读《史记》和《报任少卿书》时多次会回想起这句话。比如,当我读《伯夷列传》时: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这个伯夷叔齐为了让国逃走,最后被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我这里想说的是最后一句话:国人立其中子。
为什么第二个儿子当了国君,但《史记》却不记载他的名字?虽然我通过网上搜寻得知到这个人叫做亚凭,但关于他的资料实在太少,所以从这里我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一生的作为在历史的长河上起不到任何的影响,那么即便是当了国君,历史也没有必要记载你,反观伯夷叔齐二人,虽然没有当上国君,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被后世所熟知。不过,伯夷叔齐能不能算是「孝之大者」呢?
还有当我读到《吴太伯世家》,同样是读到太佰、仲雍二人让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佰、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虽然同样是让国,但这次是有记载当上国君的人叫做季历,但是我从维基百科上看到的相关资料也很少,为什么他有名字呢?因为他有个儿子叫做昌,也就是周文王。所以,周文王也能算是「孝之大者」吧?
但这个故事我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太佰、仲雍二人为了让国,竟然奔荆蛮,文身断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他们这么做是非常不孝的。但是一方面,他们知道父亲想要立最小的儿子季历为王,但由于这是破坏宗法的,即便他是国君也不能破坏,而太佰、仲雍知道父亲的心愿,他们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只有自愿放弃国君的位置,并且做出文身断发这种大不孝的事,才能让最小的弟弟继承王位,他们这样的行为也能算是「孝之大者」吧?
在《史记》中这样的例子还有非常多,比如司马迁身受腐刑让祖辈蒙羞是不孝吧?但他写了《史记》这本书,扬名于后世,这是大孝吧?比如伍子胥在他父亲被捉时,他哥哥选择陪他父亲赴死,而伍子胥却要逃跑,这是不孝吧?但他最后报了杀父杀兄之仇,这也能算是孝吧?
扯远了,说回司马谈临终前吩咐司马迁继续完成《史记》这件事,上面提到司马谈是因为自从孔子写作《春秋》之后,史书丢弃殆尽,所以他要担负起这个责任,但写史书是为了什么呢?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壶遂问他:“孔子的时候,是因为天下没有明君,所以写作《春秋》,空留下一部史文来裁断礼义,当作一代帝王的法典。但是现在我们的天子是一位明君,你想要写什么呢?”
司马迁回答:“写史书并不是因为这样,伏羲最纯厚,但那个时期有《易》;尧舜时期很强盛但那时候有《尚书》;商汤王、周武王功业的隆盛,诗人歌颂不绝。《春秋》扬善贬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盛德,赞扬周朝王室,所以修史并非仅限于讥讽呀。况且我曾担任太史令的职务,若弃置天子圣明盛德而不予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而不予载述,违背先父临终遗言,罪过就实在太大了。”
虽然司马迁这么回答,但是我看了《史记》大一半了,给我感觉是:好人好事基本没有、坏人坏事一大堆,父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比比皆是,不过我并不是说司马迁就专门拿这些不好的事出来写,而是如果要如实记载中国历史,还真的没有多少件好事,为数不多比较好的,也都写到教科书上被大家所熟知了,剩下那些全是不好的,自然也不太好拿出来宣传,大家可以亲自读读《史记》,这真的不是我胡说八道。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前面讲了司马迁受到的教育、以及为什么写《史记》,现在讲讲他在写作《史记》时身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一些内心感受。
我们可以从《报任少卿书》得到这些答案,在这之前先交代一下司马迁写《报任少卿书》时的一些背景:
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时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讲了一些好话,因此要被处以死刑,但他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写完《史记》,所以选择自宫得以保全性命。(其实汉代时死刑是可以花钱赎的,但司马迁因为没钱,所以选择了第二个选项)
后来司马迁的好朋友仁安因为蛊惑之祸导致入狱准备判死刑,写信求助于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帮他求情,而《报任少卿书》就是司马迁给仁安的回信。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讲过《报任少卿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这里看看。
僕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託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柰何令刀锯之馀荐天下豪隽哉!
从这段话就能看出司马迁对于自己已经成为宦官这件事是非常悲痛的,他先是说明哪几种人可以成为君子,实际上是为了衬托出宦官的低贱,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宦官在社会的地位是极低的: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这对他是一种侮辱,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通过姓景的太监而得以谒见秦孝公,贤士赵良为此担忧;太监赵谈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可见自古以来,人们把与太监相并列当做一种耻辱。
最后他还以此回应仁安的求助请求: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怎么会让一个已经是宦官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
这里的推荐天下豪杰俊才,指的就是推举任少卿,其实也就是帮他求情啦。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鬄毛髮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
这里司马迁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讲述一个人受到侮辱的方式,最下等的就是宫刑,简直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
在当时的人看来,司马迁既要作死为李陵说话,又要贪生怕死宁愿接受宫刑也不愿去死,简直就是笑话,看下面这几句话:
若僕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而僕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僕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霑衣也。
司马迁在文章中三次用到「笑」这个字,第一个是「发笑」,就是司马迁做了这件事让别人笑;第二个是「观笑」,就是别人看到司马迁都会笑;第三个是「戮笑」,其实就是耻笑。
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僕不幸,蚤失二亲,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僕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僕虽怯懦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僕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髕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我们后世人当然已经知道司马迁宁愿选择宫刑而不去死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未完成,在这之前即便饱受屈辱,也要活下去,只是在当时他并没有跟别人讲他的苦衷,任由别人耻笑他。
僕诚已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僕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是贪生怕死的人吗?并不是,他想完成这本史书,让它能够广传于天下,那么即便让他承受更多的耻辱,他也不会后悔。
司马迁的文学才华
司马迁的文学才华是非常好的,他上面这封《报任少卿书》更是被誉为:千古第一书信。无论是在历史、文学上都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而且我认为在文学上,如果要打动人心,第一是要真、第二是要痛。比如我在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有感触,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所以为何《报任少卿书》这么打动人心呢?因为司马迁在这封信里将自己心里最深的隐衷道出来了,其能让人不为之动容呢?
司马迁在《史记》上的叙事方式更是精彩绝伦,甚至不同的传记他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写作,比如在刘邦在《高祖本纪》是比较忠厚老实的,但是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却经常能够体现出刘邦的那种阴险狡诈、六亲不认的为人性格。
后世人也不少人称赞司马迁的文笔,比如班固: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韩愈: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
当然还有现代人最为熟知的,就是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写在最后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了,很多人常说历史很多都是虚构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干脆就不读任何历史,我不否认很多历史可能是假的,我也深知即便在近现代仍有很多历史事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我相信历史是公正的,历史或许可以被修改或掩饰,但总会有人甘愿付出生命也要道出真相,迟早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没有人敢说《史记》上面的事情百分之一百全部真实,但我认为像《史记》这样一本历经司马迁两父子的毕生心血创作出来的书,它跟其它那些只会歌颂某个朝代的官修史,能一样吗?
虽然现在仍没有明确证据说明司马迁的死是因为这本书,但在后来《史记》公布于天下时,汉朝当时把可能读过这部的人都捉起来杀掉这样的反应来看,我认为司马迁死于这本书的可能性很大。即便他可能不是死于这本书,但正如他所讲: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
后世对司马迁的评价基本是只褒不贬的。想想也是理所当然,这样一个为了责任而写一本书可以做牛做马受尽屈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样的人怎能不尊敬他呢?